2006-06-14

the Star Spangled Banner

最近在看AL和NL的All Stars Game。
每回开场的时候都会请个当红歌星来唱国歌,下面再温习一遍the Star Spangled Banner

Oh, say can you see,
by the dawn's early light,
What so proudly we hailed at the twilight's last gleaming?
Whose broad stripes and bright stars,
through the perilous fight,
O'er the ramparts we watched,
were so gallantly streaming?
And the rockets' red glare,the bombs bursting in air,
Gave proof through the night that our flag was still there.
O say,
does that star-spangled banner yet wave
O'er 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计算任务

(今天在文章分类中添加了“工作日志”一栏,准备把这个窝窝也当作是记录工作进展和计划的地方,另一方面也使得窝窝的内容更加多元化。)**


这周的任务主要是计算不同材质和不同高度对天线接收亮温的影响。
从昨天到今天计算出了[Al][23GHz]的结果,这是对以前结果的一个修正,因为以前计算的时候忽略了天线的频段,用了默认的10GHz,所以以前的计算是有偏差的。

天线口面被分割成了45000多各个点,但为了绘图的方便又补了13000多个零值,使得口面是一个58081个点的矩形区域,45000多个点平均每个点的计算时间要1.1秒,还是在我自己的机器上,用的是R2006a的平台,这样的话也需要14个小时。在X.H的机器上,6.5的平台上,算[Cu][23GHz]都用了一天一夜了还是没有结果。

今天在我的机器上启动了[Ag][23GHz]的计算。刚刚又在Lee和Young的机器上分别计算一半的[Au][23GHz],估计明天早上可能会有结果。

明天争取开始桶高的调整计算。

**括号是搬到blogger时加上的

2006-06-13

开张了

我的又一个BLOG开张了。
掐指算来,这应该算第5个BLOG了。第一个BLOG是偶然间发现MSN messenger上有个MSN space的按钮,一点就开通了BLOG;第二个是在花园上整的;第三个是另外一个MSN space;第四个是用google的picasa2的时候看到的,叫什么blogger(可能吧),因为用picasa2可以很方便的给它贴图。那四个都荒的差不多了,MSN space要用代理才能上,其中一个MSN space还算写了一些,后来发现可以用邮件来更新MSN space,但是看别人的评论还是狠不方便,因而写的很少了。花园的BLOG因为写了也没有人,尤其是没有认识的人去看,所以也没啥激情了,Google的那个更难登陆,不提也罢。折腾过这么些blog之后,发现还是要回归本源加之又受了别人的启发,因而决定在本地的网站上申请一个BLOG,好好的写写,有那么几个固定的读者(^_*)没事儿来评论评论,权当作又一个灌水的阵地吧。BTW,special THX to 巫婆!


让板砖来得更猛烈些吧!!

2006-04-26

浩沙遇故人

今天去浩沙,碰到了Fa哥。
这算世界真小么,不算吧,Fa哥也在同一个学校上研,也还是同一个系,但是却有失去音讯好多年的感觉,故而今天看见Fa哥还是狠兴奋的。
先简介一个Fa哥吧,Fa哥名字的由来就是在于以前本科的时候他老是"四字经"(f**k, s**k之流的4个字母的词语)不离口,再加上他比较高大魁梧,高度比我高一点,可是有100kg多,并且不是膘,而是muscle,因而尊其为Fa哥(其实是f*哥)。
跟Fa哥聊了半个小时,得知Fa今年转博了,主攻dsp类的方向。还一起愉快的回忆了本科的一些经典人和事情,彼此都唏嘘不已啊。
送走Fa哥之后,我一口气游了800m,走人了,运动完洗澡真是很畅快,I like this feeling。回实验室的途中,在校门口的小店里买了两个烧饼,先垫吧垫吧,再做打算。

昨天开会了,老板说五一只休2天,faint啊!!

2006-04-22

Sakura (cherry) time

bright sunlight is calmly pouring down from the sky.
In this tranquil day of spring.
Why is the cherry blossom falling so restlessly.

2006-04-12

好久没有更新Space了,今天补起。

我已经有快两个月没有访问我自己的MSN Space了,这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比较致命的原因是,以前宿舍网公测的时候是可以直接连接国外网站的,现在宿舍网开始收费了,我没有开国际流量,所以直接访问还是很麻烦,最近也没有找到一个好用的代理服务器,因而没有上MSN space。再就是3月份的时候开题,开题整的比较烦,后来再次面临座位调整,一段时间也没有网络。这些所有的原因加在一起就导致了MSN Space很久都没有更新。(可能我以后更新都会采用邮件更新的形式,虽然可以更新space,但是就看不到别人的评论了,反正我尽力坚持就是了。)


我依稀记得上次更新可能是2月28号左右吧,下面就开始流水账了。
先说健身的问题,在这40多天的时间中,我只去了7次。一个原因是比较忙,另外一个原因是有点"疲"了,新鲜感过去了,自然就会去的少了,这种情况是在我的预料之中的,最后一个附加的原因就是,三月中旬的时候感冒了一回,还发低烧,前后整了快2个星期才痊愈。所以这段时间去的比较少。每次去进行的科目跟以前都差不多,跑步10圈,拉背,上举,大腿内收和外展,推胸,不过现在我很喜欢那个做引体向上的器械,感觉做起引体向上比较爽,可以锻炼的部位也比较全。然后就是游泳。不过感觉现在去健身和以前不同的是,锻炼前后的体重差别没有以前那么大了。

再说点别的。这学期来的时候,我开始关注像taobao和ebay这样的网上购物网帐。在这种网站上可以找到一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我在taobao上买了一堆(可能有8个吧)所谓的外贸ayupan,其实就是国内仿造的。这个完全是我试买的,还抱着幻想会是日本原产的,看来还真是幻想,不过虽然是仿造的,用来做个手机链啥的还是可以的,我现在就在手机上挂了一个。为了买到真正的ayupan我在ebay上看到了日本卖家卖的ayupan,跟卖家联系过,不过那些ayupan都好贵,平均一个都要$6,如果邮寄到国内,还要再加$2的邮资,不过我还是打算在合适的时候买一些,这个时间就再议了,不过我还是开了paypal的账户并且将其与我的VISA卡挂钩,账户扩展都已经收取了我$1.95,不过据说是会在第一次交易后返还。另外就是,我在taobao上买了两个zippo,一个天平座的,一个经典四代铜标志,这两个可都是真品。回头放点找片上来。

另外就是,我的硕士题目确定了,和我上学期做的研究毫不相关,看来以前是走了弯路啊。去年12月份的日本语能力测试结果也下来了,我居然得了292,我原来的预期可能就只有250,结果还大大的好过我的预期,似乎是一个好兆头啊,分析4部分的得分,这回是文字做得很差,看来以后要多记汉字啊……


今天就先补到这里吧。

2006-02-26

春游博物馆

按:题目是模仿一个前辈兼朋友的MSN space中的一篇blog而起的,只不过是改了一下季节。

"我不在家,
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
这是写在2006北京博物馆通票扉页上的一句话,刚看到的时候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神様!这句子太有诗意了,太像诗了!(后来我才搞明白,这就是一首现代诗中的句子。)同宿舍的大师(注:大师是他的name,not title)整了一本通票,我就随便翻了翻。真是不翻不知道,一翻吓一跳啊。好家伙!北京居然有那么多的,乱七八糟的,诡异的博物馆。这些博物馆,都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什么什么文化,展现中华民族什么什么技术……,不过对于我来说,真要是去了,也就是去看个热闹,走几步,锻炼锻炼身体而已啊。
这个周日我和大师商量了,就去一个最近的博物馆,中国邮电博物馆,就在学校对面,最多5分钟的路程,有够近吧。大师以前是bupt的学生,所以必然去过邮电博物馆,不过听他说,他们新生的时候组织去参观的时候,他进去只待了不到10分种就开小差溜了。这回和我一起去,也算是补课吧。
邮电博物馆一共有三层,一共好像是6的展厅?记不清楚了,第一层主要是介绍电话卡的,各种各样的,磁卡,ic卡,光卡,预付费卡,磁卡我只有过一张还是两张,都是那种田村制式的;ic卡到用过一挪,都是大学一年级的时候用的,光卡没有用过。第一层有个电话卡展,什么电话卡都有,一层就这样匆匆看过。
二层分三个厅,古代,近代,现代厅,主要讲述了各个年代通信的方法以及邮路,从古代到近代,现代,当代,传递邮件的方式都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靠人把邮件送到指定的目的地,差别只是在于用弓箭射过去;用人扔过去;用人的双脚走路传递,用马车运送,用自行车运送,用火车,飞机,汽车运送;走的路也从土路,到驿道,公路,高速公路,铁路,高速铁路,航空线路。这也可以看出来邮政技术的发展也必然依靠其它工业技术的发展。这里同时也讲了电话,电报的发展里程,电报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发展。
第四层讲了当代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当代的主要就是展示了移动通信技术,邮政方面就是演示了自动分拣机的工作流程,原来自动分拣靠的是OCR啊,我还以为是什么玄之又玄的高科技呢。至于未来的趋势,也是些玄之又玄的东东,什么人在天上啊(当然是宇航员或者是航天员),大体就是这么一些吧。参观就此完毕了。
总结一下,来这么一趟,不管是学知识还是看热闹,还是长了些见识,也还算是不枉此行。

下一站呢?
回去和大师商量商量再说吧。